锚定新机遇,聚力谋发展 ——电子信息系召开学科专业发展动员暨新学期工作部署会
发布时间:2025-09-28 来源: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阅读次数: 【字体: 大 中 小】
金秋九月,开学伊始,为深入贯彻教育部《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行动方案(2025—2027年)》精神,积极响应学院发展号召,精准部署新学期重点任务,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信息系于9月26日召开学科专业发展动员暨新学期工作部署会。会议由信息与通信教研室主任刘丽主持,信科院马玲副院长、电子信息系系主任朱忠敏教授及电子信息系全体教师参会。
刘丽老师首先介绍了会议召开的背景与核心议题。她指出,开学已近一个月,正值学科专业建设的关键窗口期,教育部新出台的行动方案为信息类专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人工智能技术冲击、传统专业转型压力等现实挑战也亟待破解,此次会议旨在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推动系部工作高质量开局。
电子信息系主任朱忠敏教授围绕电信、集成电路本专科专业发展作专题发言。她结合系部实际数据展开分析:目前系部涵盖本专科多个年级,其中本科各专业合计900人,专科各专业共494人,专业布局覆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5G方向)、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物联网工程等多个领域。针对教育部方案要求,她强调“学科导向必须转向产业需求导向”,当前职业本科院校快速发展、行业技术迭代加速,系部需避免“坐井观天、温水煮青蛙”的困境。
朱忠敏教授明确了专业发展的三阶段推进计划:10月底前完成统一思想和学习阶段,形成初步方案报告;随后开展企业调研和分析阶段,精准对接行业需求;最终提交完善的专业规划方案。她特别提出,要以《新工科建设指南》为遵循,结合教育部电子信息类专业目录调整方向,重点强化集成电路、电子信息工程等特色领域建设,同时统筹推进电信专科、集成电路专科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确保本专科教育协同发展。
马玲副院长聚焦青年教师培养与教学质量提升发表讲话。她表示,教师队伍是专业发展的核心支撑,系部现有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物联网工程四大专业师资力量,青年教师成长直接关系教学质量根基。针对学院“教评共进・学赛赋能”专项活动,她提出三项具体要求:一是实施“青蓝工程”,安排新进教师参与优秀青年教师预备计划,通过赴嘉鱼校区实践、资深教师听课指导等方式打磨教学能力;二是搭建竞技平台,组织青年教师参与教学竞赛,以赛促教提升课堂质量;三是构建教学团队,按信号与通信类、嵌入式类、集成电路类等划分教研小组,每月开展专题研讨交流。
马玲副院长强调,要将教师培养与学科竞赛指导、典型课堂建设紧密结合,鼓励教师主动收集教学素材,参与新闻稿撰写工作,实现“每人每学期1篇、每周1篇推送”的宣传目标,全面展现系部教学改革成果。
会议最后,刘丽老师对新学期重点工作进行细化部署:一是持续推进学科部署讨论与专业发展规划,确保三阶段任务落地见效;二是深化教学质量提升行动,建立本系教学质量动态监测反馈机制;三是做好本学年职称评审的前期准备工作,保障评审工作规范有序;四是强化学科竞赛指导,推动班主任、青年教师深度参与,将竞赛育人融入到日常工作中。
此次会议明确了电子信息系新学期的发展蓝图与行动路径。全体教师纷纷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主动对接国家战略与行业需求,在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师资成长等领域协同发力,为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信息类人才贡献力量。
通讯员:刘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