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学科专业建设,擘画学院发展新蓝图——我院召开学科部署与专业规划专题会议
发布时间:2025-09-26 来源: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阅读次数: 【字体: 大 中 小】
为主动应对教育发展新形势与产业变革新需求,明确学院学科专业建设方向,9月26日,我院组织召开学科部署与专业规划专题会议,院长梁意文、教学副院长刘智珺、副院长马玲、各专业负责人及教研室负责人参会,共同分析现状、研判危机、制定路径,为学院未来发展谋篇布局。
在学科专业建设这一核心议题上,会议直面当前挑战与机遇。据介绍,学院现有6个招生专业,虽具备一定基础,但也存在专业结构老化、与产业需求脱节、特色优势不鲜明等问题;同时还面临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冲击、传统专业调整风险、职业本科与民办高校竞争加剧,国家经济形势调整和校内专业竞争等多重挑战。
为破解发展难题,会议确立了以“新工科建设”为核心的指导思想,明确从“学科导向”转向“产业需求导向”,通过交叉融合、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三大路径,推动学科专业高质量发展。未来,学院将重点布局四大方向:一是加快发展新兴工科专业,紧跟产业前沿;二是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专业建设,培育新的专业增长点;三是改造升级传统工科专业,注入新的技术内涵;四是探索未来技术专业,抢占发展先机,构建多学科协同发展格局。具体实践中,学院将聚焦人工智能与算力、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推动专业与产业精准对接,寻找专业突破的“发力点”。
为确保规划落地见效,会议制定了“三步走”工作方案,明确本学期内完成全部阶段性任务:第一步为“统一思想学习阶段”,组织负责人深入学习新工科建设理念与产业发展趋势;第二步为“专家指导与企业调研阶段”,邀请行业专家把脉支招,组织各负责人走进企业一线,摸清产业需求;第三步为“方案制定与提交阶段”,形成科学可行的学科专业建设方案。会议要求各系、实验室于10月底前完成相关调研报告与思考建议,为方案制定提供支撑。
目前,各项工作已全面启动,彭文艺老师将牵头撰写专业建设报告,并于9月底前拿出学科与专业规划总体方案;阳威主任将负责新学科布局及实验室建设相关工作,10月后提交实验室建设规划报告;11月将组织全体成员对方案进行统稿讨论,12月向学校领导汇报最终成果。各专业也将立足自身特色,避免内部竞争,积极融入AI等新技术,如软件工程专业计划培养学生运用AI工具的能力,打造“全栈型”专业人才,以特色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
此次专题会议的召开,为学院学科专业建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各负责人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凝心聚力、真抓实干,推动学院学科专业建设迈上新台阶,为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通讯员:孙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