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学子征战第十六届蓝桥杯全国总决赛
发布时间:2025-06-17 来源: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阅读次数: 【字体: 大 中 小】
2025年6月15日,第十六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全国总决赛于武汉软件工程学院盛大启幕。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共有15名优秀学子成功入围决赛,参赛规模创下学院历史新高,这无疑是对学院在软件人才培养领域所取得显著成效的有力见证。
蓝桥杯大赛作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IT类专业赛事之一,已然成为检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平台。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对此次比赛高度重视,赛前精心组建了软件类、电子类、Web应用开发类3支骨干教师队伍,构建起专业的指导团队。通过为期半年的集中培训、模拟演练以及个性化辅导,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算法设计能力,助力学生在赛场上展现最佳水平。
为给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参赛服务与赛事保障,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在武昌校区和嘉鱼教学基地积极申请设立省赛赛点。为确保赛点工作顺利开展,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精心筹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与财力。严格遵循赛事规范,提前完成考场布置、设备调试及网络保障等各项工作,并组织专业教师团队全程提供技术支持。教师们不辞辛劳,克服重重困难,牺牲休息时间积极投身备赛工作,为赛事的圆满举办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深入践行“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起一套完善的竞赛育人体系。一方面,将竞赛内容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实现课赛深度融合,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就能接触到前沿的竞赛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建立“老带新”的梯队培养机制,形成良性循环,促进不同年级学生之间的经验传承与技能提升。通过系统化的竞赛训练,学生们不仅专业技能得到显著提升,更培养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本届参赛学生覆盖大一至大三各年级,低年级学生占比显著提高,充分彰显了学院梯队培养机制的显著成效。值得一提的是,嘉鱼教学基地软件工程专业大一学生章瀚匀荣获软件类省一等奖,并成功获得国赛资格;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大一学生张佳俊斩获电子类省赛一等奖,同样获得国赛资格,为学院争得了荣誉。
展望未来,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将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专业竞赛为重要抓手,进一步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数字经济时代输送更多高素质、高水平的软件人才,助力行业发展与社会进步。
通讯员: 彭文艺
审核: 刘智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