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报道三:《案例启迪思维,探讨引领未来 —— 集成微系统分享持续升温 》
发布时间:2024-09-18 来源: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阅读次数: 【字体: 大 中 小】
2024年9月14日,值此中秋佳节,王新安教授来到我校,为信科院的师生们开展了一场关于集成微系统应用方向的案例探讨和分享活动。这次活动是信科院集成电路实训的第三次线下课程。培训中,王新安教授对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并深入探讨了集成微系统的相关案例。
王新安现任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集成微系统科学工程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深圳地震监测预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微处理器体系结构、集成电路与系统设计方面的研究工作,以及面向自然与生命过程的研究工作。开展了多核/众核/阵列处理器的研究以及SoC架构及设计方法学的研究,完成了WLAN基带处理芯片、DSP芯片、媒体处理芯片等多款SoC设计,提出了算子设计方法和可重构算子FPGA架构;研制了多分量地震监测预测系统AETA,在川滇藏、首都圈等多省市布设进行实际观测;开展基于中医针灸的大健康抗衰老技术研究。为了此次活动,王教授精心准备了课程内容和案例分享。
在信息技术历史回顾部分,王新安教授详细介绍了PC、通讯、互联网、智能手机和AI的发展历程。从苹果公司推出Apple II使PC进入大众视野,到Intel在CPU竞争中逐渐占据优势;从我国通讯行业的快速发展,到智能手机的崛起和AI的广泛应用,同学们对信息技术的演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案例探讨环节,睡眠监测系统、AETA地震预测系统和生命健康监测等案例引发了同学们的热烈讨论。睡眠监测系统旨在实现睡眠呼吸暂停疾病的筛查和养老院睡眠安全监护报警,其产品设计包括非穿戴式传感器、信号调理和识别算法等。AETA地震预测系统则面临着地震难以预测、成因机理不明等难题,但通过对观测量的选择和系统的设计,在地震监测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生命健康监测的探讨涉及健康概念、寿命、睡眠、运动、饮食等多个方面,引发了老师和同学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思考。
此外,王新安教授还分享了《黄帝内经》中关于养生之道的观点,以及从心脏和脉搏切入进行健康监测的研究假设。培训的目标是通过量化指导健康生活、监测减少医疗服务、预测发现健康问题和风险,以及通过修复治疗服务健康长寿。
在讨论环节,老师和同学们聚焦于实际应用场景中的问题。他们探讨了集成微系统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挑战,如电子通信、医疗设备、航空航天等。在讨论过程中,老师们认真倾听他人的观点,不时提出疑问和补充。王教授与同学和老师们以开放的心态接纳不同的看法,共同分析各种观点的利弊。整个讨论过程充满了活力与智慧的碰撞。老师们不仅在专业知识上得到了提升,还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交流。大家纷纷表示此次培训内容丰富,案例生动,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集成微系统的机会,对我校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正值中秋,王新安教授祝愿大家节日快乐,并表达了对武昌首义学院和信科院师生的美好祝愿。
通讯员:张侠